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九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案 篇1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14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按例1内容准备实物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们喜欢什么活动?(春游)小精灵聪聪刚刚告诉老师,明天是个好天气,学校决定明天春游去。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二(1)班的小朋友可高兴啦,已经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课件)
2、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3、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二(1)班小朋友在分每一种食品时,每份都同样多。课件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4、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学生自圆其说,诱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例1,引入平均分
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明天春游的食品(课件出示:橘子、糖果)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分配食品。要求:分每种食品要像二(1)班那样,每份应同样多。
①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
②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③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糖果分成5份,每份有3颗;橘子分成5份,每份有3个
④观察:从各小组准备的食品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各种食品都是每份的数量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小精灵说:象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⑴、书第13页的做一做
①读题、明确题意,指名学生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把10个面包分成5份,每份的面包块数同样多)在平均分下注每份同样多
②操作:用10个○片代替面包,动手分一分
③同桌互相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个面包平均分,分成5份,每份有2个面包。
⑵、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用平均分的意思把刚才分食品时的每一种分法过程说一说吗?
①同桌互相说一说②交流汇报
3、引入例2
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将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①学生动手分一分(用○代替橘子)师参与活动
②交流分的结果(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个橘子
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聆听他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
④讨论评价:这几种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最后分完的结果必须每份同样多。(平均分、结果)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快、准确)
4、巩固书第14页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完成,用小棒代替矿泉水动手分一分(再用虚线把分的结果表示出来)
②交流,同组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③如果老师又拿来3瓶矿泉水,这时应怎么分呢?如果老师又拿来的是4瓶会出现什么情况,该怎样解决?(让学生充分思考,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学生自由交流,各抒己见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三第3题
①学生自己读题,根据题意从学具卡片中拿出相应的梨子
②自己动手分一分,将梨子平均放进3个盘子里(注意总数、份数的渗透)
③评析,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2、练习三第一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根据题目的要求想怎么插就怎么插。(并涂上颜色)
②交流展示插花结果,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突出平均分)
③评选,谁插的花最漂亮(培养学生的欣赏美的能力和做答认真的习惯)
选出每瓶插得同样多的,强调把12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4朵平均分
3、练习三第2题
①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判断、分析能力
②评析,你想对第1、第2题说句什么话?(第1题:突出是4份但没有平均分不公平、第2题是平均分,但只能分给2个小朋友份数、每份没分清)
4、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知识(在此,学生会引出许多有趣的话题)
四、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注意什么?
课后小结
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一个亲身实践,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资源,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学、主动的学。力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对知识的认识得到不断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获得学习的乐趣。
小学数学教案 篇2教学内容:第五册第100~102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能读写几分之一,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交流思想方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喜欢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比较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一根长1分米的线。
设计理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做分数的过程中认识几分之一,能较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分数是人们在长期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它不仅代表一个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更是一个包涵丰富思维的活动过程。因而要全面地认识分数,就必须让学生经历这个产生的过程,在动手做数学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此处隐藏9546个字……能创造对称美。其实呀,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同学们注意去观察、发现,从中就能学到很多数学知识。
1、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
2、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3、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
回到课前引入的话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同学们注意去观察、发现,从中就能学到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为了将教学重、难点清晰的呈现学生面前,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对称现象
印花
印花
两边一样——美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本课的知识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到对称现象的特征是两边一样,更着重体现出对称的美。
七、全课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扎根与生活,又运用与生活。教学中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实践,亲自体验,主动探索,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
小学数学教案 篇8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3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编制复式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加深对统计表意义的认识。
教具准备: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填写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现在我们来复习下。
先让学生说一说填写复式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边总结边板书。
①先根据数据内容确定统计表需要分为几项,画好表头,确定横行、竖行的格数。
②填写表头中各项的名称,有单位的注明单位名称。
③写出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④把数据一一填入表内,计算出并填好总计、合计、百分数等:
⑤核对表中所有数据。
二、做练习十四的第3题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题目,让学生认真读题后,教师提问。
教师:根据我们刚才复习的统计表的填写方法,同学们能不能自己编制这个统计表?
先想一想这个统计表的表头需要分为几项?是哪几项?(分为四项:班级、人数、达标人数、达标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百分数。)
横行、竖行各分几格?(横行分四格,竖行分五格。)
教师让学生自己试着画表格,同时也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画表格。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好表头、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教师:比较一下自己画的表格与教师画的表格是不是一样。(如有不一样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指导画的不对的同学改正过来。)
教师让学生独立将数据填在自己画的表格中,接着让学生自己计算百分数、合计 数,把统计表填写完整。教师行间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先集体订正表中所填写的数据,然后教师根据所编制的`统计表(如下)提问。
中华小学四一六年级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
情况统计表 年月制
教师: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情况?
让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获得的情况,然后教师总结。
教师: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中华小学四一六年级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情况:我们不仅可以知道这个学校四至六年级各年级学生的总人数、达标学生的人数,还可以知道达标学生人数占本年级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数,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哪个年级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本年级学生总人数的比率大。从表中我们看到:四年级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本年级学生总人数的比率最小,只有70%,六年级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本年级学生总人数的比率最大,达到94%。
三、做练习十四的第5题。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题目,请一位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试着独立编制统计表。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做完以后集体订正,请几位学生说一说,从这张统计表中可以获得什么情况。
四、做练习十四的第4题。
让学生翻开书自己读题,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五、教师提示练习十四的第6*题。
教师请学生翻开教科书,先自己读题思考。然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
各班植树棵数占总数的百分数中的总数是指什么数?(三个班植树的合计数)
各班植树棵数占总数的百分数是什么意思?(是各班植树棵数占三个班植树总数的百分之几)
那么填写这张统计表时,先要算什么,填什么?(先要算出三个班植树的合计数,然后用各班植树的棵数分别除以三个班植树的合计数,求出各班植树棵数占总数的百分数。)
在计算百分数这一栏的数据时,与人数有没有关系?(没有。)
怎样计算平均每人植树棵数这一栏的数据?(用各班植树的棵数分别除以各班的人数,用合计植树的棵数除以合计的人数。)
六、作业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的第6*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重点
整理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
教学难点
正、反比例概念和判断及应用.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43-27
5.65+0.5 4.80.4 1.25 1001%
0.25402-
二、归纳整理.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1.回忆所学知识,填写表格【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2.分组讨论: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3.总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继续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分数
(1)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3)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4)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
解比例:12 :x=8 :2
4.巩固练习.
(1)李师傅昨天6小时做了72个零件,今天8小时做了96个零件.写出李师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个数的比和所用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
(3)解比例: ∶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