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班科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有主动探究风的奥秘的愿望。
2、初步会运用多种途径获取有关风的信息。
3、能大声清楚的用语言进行表述,大胆交往。
准备活动:
1、幼儿每人一个记录本。水彩笔、小篮子若干。
2、“小记者”采访证,采访表。
3、“风”的多媒体课件一个;有关“风”的图片、图书资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风的'情景,激励幼儿探究的愿望。
提问:羽毛为什么会摇摇摆摆飞上天?
二、幼儿互相交流风的经验,进一步了解风。
1、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风的认识及体会。
提问:你们发现过风吗?怎样发现的?
2、引导幼儿了解风的特征。
提问:这些风给我们的感觉是相同的吗?有什么不同?
3、引导幼儿感知风的类型。
提问:风还有哪些名字呢?
三、幼儿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了解风的利用。
1、引导幼儿说出获取信息的方法。
(1)翻阅图书、图片资料。(2)询问客人;。
(3)与同伴讨论。(4)记录信息。
2、幼儿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风的利用并记录。
3、幼儿讨论风的作用,交流经验。
(1)请幼儿看记录本或使用投影仪介绍风的利用。
提问:风有什么作用?
(2)幼儿互相交流风的作用。
4、教师介绍电脑查询信息的方法,揭示风的利弊。
5、启发幼儿想象风的利用。
(1)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愿望。
提问:你想请风娃娃帮助你实现什么美好的愿望?
(2)幼儿向同伴讲述自己的愿望。
四、幼儿扮“小记者”采访客人,了解有关风的问题。
出示记者证和采访表,介绍采访的内容。
活动结束:
幼儿主动提出风的问题,询问客人。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 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并能大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 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观察过班级电灯的线路与构造;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与特征;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2. 物质准备: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第二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布条、毛线、塑料绳三选一,回形针、铜钥匙、铁丝三选一,黄、蓝记录纸各一张、笔等。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图、老鼠玩具一只、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以及"√、×"的符号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 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今天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缠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1)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行实验;
(2)做好实验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3)听到琴声后要放好材料马上回到位子上。
3. 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1)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不争抢材料;
(2)引导幼儿观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3)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4. 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些成功让灯泡亮起来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做的?
(2)结合梳理图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4)帮小兔家接电线。
三、探索活动"接电线"。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 设置问题情景
师:不好了,小兔家刚安好的电线被老鼠啃断了一截,灯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幼儿猜想
(1)设疑猜想:红布条、绿毛线、白色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和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
(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想记录。
3. 讲解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小朋友在桌子上选择一盘材料做实验,每盘都有一黄一蓝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根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实验;
(2)请将这些材料的一头与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接在一起后,将材料的另一头接到电池的一端做实验;
(3)每做完一次实验,就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并写上你们两个人的号数;
(4)全部实验结束后,回到位置上和其他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材料?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5)收拾的时候,请将记录纸按亮与不亮符号分别贴在板上。
4. 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根据记录纸陆续取相应的材料做实验;
(2)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人拿电池,一人拿电线;
(3)提醒幼儿将材料的一头和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缠在一起,并用材料的另一端连接电池一头做实验;
(4)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5. 两两交流。
6. 集中交流,引导幼儿看记录表分析并验证: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地描述实验过程与结果,并根据幼儿的记录情况与猜想情况进行验证,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7. 师幼共同小结
铁、铜等金属的东西能导电,塑料、布和毛线不能导电。
四、活动结束。
(教育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1. 接电线使灯泡亮起来。
2. 教育幼儿安全用电。
活动延伸: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实验的愿望。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导电,什么不能导电呢,我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试一试。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大班幼儿对影子这一有趣的光学现象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和影子做游戏,因此我们经常会开展有关影子的科学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是围绕着影子产生的原理展开,幼儿较难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本次活动我们运用反证的方法,通过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让幼儿自己对有关影子的错误或模糊的前概念进行验证,从而进一步理解纸挡住光就会出现影子,而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就能透过等粗浅的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
1.探索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的方法,知道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能透过,反之则产生影子。
2.能与同伴合作观察和记录,并对生活中的光和影的现象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剪纸动物的头饰、手电筒、剪刀若干、背景板一块、幼儿记录纸若干。
2.教师演示材料: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已剪好眼睛的兔头、手电筒、集体记录纸一份。
活动过程一、说说影子,引起兴趣
1.提出问题:
师:这几天我们都在玩影子游戏,你们发现影子有哪些有趣的现象?
幼:影子有时会变得很长,有时又会变得很短,有时又会消失不见。
幼:我跑影子也跑,我停下来影子也会停下来。
幼:影子的颜色都是黑黑的,有的深,有的浅。
2.小结:影子真像一个魔术师,有时会出现,有时又会躲起来;有时会变长,有时又会变短。
(分析:在本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对刚刚结束的影子游戏进行交流,教师在提问时特意突出"有趣"二字,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特性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回顾关于影子的各种经验,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活动过程二、比较不同的影子,记录各种猜测结果
1.教师演示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幼儿根据局部特征猜测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影子。
2.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个影子和前面看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3.猜猜为什么兔子的'影子上会有眼睛,幼儿结伴商量并记录猜测结果。
4.交流各种猜测记录。
猜测一:在兔子头像上画两只眼睛;猜测二:在兔子头像上贴两只眼睛;猜测三:在兔子影子上画两只眼晴;猜测四:在兔子头像上剪两只眼睛。
5.教师在集体记录纸上记下幼儿的各种猜测,并提出要求。
师:请你们用商量好的办法试一试,然后再用手电筒照一照,看看小动物的影子上能不能看到眼睛。
(分析:教师通过演示动物影子的PPT,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图片,引发幼儿对两种影子进行比较,从而自然地过渡到猜测、记录阶段。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大胆猜测"如何才能在动物的影子上看到眼睛",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开始初步验证自己的各种设想。)
活动过程三、实验验证,寻找答案
1.幼儿运用猜测的方法进行验证,并进行记录。
师:请你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记录下实验结果。试过自己的方法后,也可以试试别人的方法。
2.幼儿根据实验情况交流自己的发现。
●光透过动物头饰上的小洞后影子上就会有"眼睛"师:为什么给动物头饰画眼睛、贴眼睛都无法让我们在影子上看到眼睛,而剪个小洞就能看见呢?
小结:手电筒的光透过纸上的小洞后影子就会有眼睛,而画眼睛或贴眼睛都会将光挡住,所以影子上就看不到眼睛。
●洞的大小和"眼睛"大小之间的关系师:小动物的眼睛都一样大吗?为什么?是不是洞剪得大眼睛就大,洞剪得小眼睛就小呢?
小结:剪的洞越大透过的光就越多,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大。反之,剪的洞越小透过的光越少,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小。
(分析:实验验证后,当幼儿开始交流实验结果时,教师的开放式提问能有效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并鼓励幼儿用浅显的语言来解释较为复杂的光学原理。教师预设的一些关键提问,能够帮助幼儿对光和影子的一些错误或是模糊的前概念进行验证,并通过同伴间的引导、自己的操作,从而进一步理解"影子上如何才能出现眼睛"的光学现象。)
活动过程四、延伸活动:手影游戏
1.出示手影游戏的PPT,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
活动反思
本节科学活动设计合理,环节清晰,符合中班幼儿思考的过程。整个活动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很大,教师抛出问题(即影子的大小与距光源远近的距离、怎样让小兔的影子上有“眼睛”、如何来剪“眼睛”、为什么用了剪的方法小兔的影子上就有“眼睛”了),幼儿在不断地探索发现中寻求答案,幼儿的参与性、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在操作环节中,教师没有提醒幼儿将剪下的废纸扔到筐里,在科学活动中同样也要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