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02 18:11:16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1

一、导入新课

我们这一单元课文是以什么为主题的?――探索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夸父逐日》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像《夸父逐日》这样能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的神话、寓言故事或者成语还有很多,你们能举些例子吗?

――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这篇文章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中的人们探索的是大自然中的什么问题?

二、介绍资料: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两小儿辩日》就是一则民间故事。

三、把握基础知识:

1、朗读课文,正音。注意下列划线字注音:

盘盂(yú) 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沧凉(cāng) 决(jué)

2、再次朗读课文

3、解释下列划线字:

孔子东游(向东) 辩斗(争辩)

问其故(原因) 去人近(距离)

探汤(热水) 多知(通智,智慧)

不能决(判断)

4、说出下列两组一词多义的含义:

① 一儿以日初出远(认为)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孰为汝多知乎(认为)

5、翻译下列句子

①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译句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

② 孰为汝多知乎? 译句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6、再次朗读课文,巩固课文翻译。教师读原文,学生读翻译。

四、学习课文

(一)内容把握

本文写两个小孩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本文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争辩,然后摆出两小儿的不同看法,继而提出两小儿所持看法的依据,最后写孔子不能作出判断而受到讥笑。

(二)问题探究。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

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3、“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

“笑”是讥笑,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是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若从下文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

4、下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⑴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赞扬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⑵ 孔子不能决也。

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5、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

从两小儿的辩斗的角度:看问题要透过表象看实质,要发扬勇于探索大自然、探求真理的精神。

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拓展迁移

1、积累有关探索的名言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3) 希望是隐藏在群山后的星星,探索是人生道路上执着的旅人。――第谷布拉赫

(4) 让整个一生都在追求中度过吧,那么在这医生里必定会有许许多多顶顶美好的时刻。――高尔基

(5)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2、故事新编

《两小儿辩日》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有的同学发挥想象重新编写了这个故事,写得不错,请他来讲讲这个《两小儿辩日》故事新编,回去每个同学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写一篇《两小儿辩日》故事新编

五、布置作业

1、熟读《两小儿辩日》翻译全文

2、发挥想象写一篇《两小儿辩日》故事新编

3、完成《新学案》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我们的公开课研究课题是“激趣导学”,在教学设计中我很重视这一点。文言文学习重在诵读和积累文言知识。而这两个过程是枯燥的。那么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关键之一在于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因而我注重导入新课这个环节。我从单元主题“探索”入手,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回顾同学们知道的古人探索大自然的有关的成语、神话、民间故事导入新课,导入自然又一下子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兴趣。另一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诵读方面,我通过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订正,再朗读,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在积累文言知识方面,则利用课前预习,课堂提问及时鼓励、共同检查订正,让学生掌握一些关键字词,。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正确翻译课文。做到了积累文言字词,培养学生的语感。这篇短文反映了古人可贵的探索精神,因此教学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这也是教学的难点。虽说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没有小组讨论的机会,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七嘴八舌地议论,他们的发言谈出了他们从不同角度得到的启发,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学生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我在教学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利用故事新编这一教学环节,积累有关探索的名言这一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2

本教案设计,自我感觉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观点新

《两小儿辩日》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二篇文言文,对小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为此,我深入地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领会教材安排文言文的目的只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因此我把本 ……此处隐藏18310个字……的能力,认识两小儿和孔子可贵的精神。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完成学案

(一)导入

孔子在中国的地位已经不用我多说了,不管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多少个伟大都不为过。可就是这样一个门人三千,学识渊博,被众人所推崇的大学问家,也有答不上了的问题,而为难他的人却是两个小毛孩儿。那这两个小毛孩儿究竟提出了什么样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两小儿辩日》,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景。

(二)文常,关于《列子》

(三)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纠正字词发音

2、 请同学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斗盂沧为孰为汝知

3、 自读课文,能流利朗读

4、齐读

(四)理解文意

1、 根据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本内容,纠正学案,提出疑问

2、 四人小组间交流,尝试解决疑难字词句

3、 全班交流,解决疑难,必要时,教师做补充

4、 请同学翻译重点字词及全文

5、 齐读文章,教师评价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同学们读得都非常流利,可是总觉得缺点什么,你觉得缺什么呢?(情感)

(五)诵读训练

1、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文章中的每一句对话和叙述,说说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速去读,为什么?边自读,边揣摩。

总的说来,孩子的语气以天真、自信、要强为主,语速根据语言内容有快慢之分。叙述部分语速适中,一体现孔子好奇,一体现思考之后无奈也不能决的情景。

2、学生范读

3、齐读

4、读背课文

(六)课文分析

1、讨论、交流下面几个问题:

1)两小儿争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太阳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2)儿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根据怎样的现象、得出怎样的结论?

一个从视觉角度出发,根据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的现象,得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结论;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根据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的现象,得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的结论。在当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很不够的情况下两小儿的争辩是得不到统一结论的,但正是如此,才更能体现两小儿身上的可贵之处,你发现了吗?说说看!表现了两小儿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可贵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古人从多角度认识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精神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4)你能从“孔子不能决也”中读出哪些背后信息?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一个人即使知识广博,也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说明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孔子很明智,不轻易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结论,见孔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的智慧了。

(七)小结

1)你认为两人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列子中对待孔子的态度是什么?多角度理解本文。

附:板书

两小儿辩日

问题--太阳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

结论--日出近,正午远--视觉

日出远,正午近--感觉

实质--两小儿:探求、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知为不知”、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课。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理解两小儿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 文言启思,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文言语句以及它们的现代文翻译,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比较,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2、介绍孔子,以“孔子也有难解之惑”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从学生熟知的文言语句入手,为小学六年级初学文言文设置一个坡度,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以大圣人、大学问家孔子也有“疑难”设疑,让学生形成“愤悱”的思维状态,产生良好的阅读期待,也为第四环节理解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精神作好铺垫。)

二、读一读 以读为本,理解文意

1、初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

2、示范读,划好停顿,重点指导读出节奏和轻重音。学生熟读并尝试背诵。

3、结合课文注释,读懂课文意思,重点理解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如“汤”等词。

4、生用现代文复述故事。

(熟读成诵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和要求,分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文言文的魅力。复述故事是难点,须充分理解文意。)

三、辩一辩 以辩促读,自主学习

1、区别同音形近字“辩、辨、辫”。

2、明确两小儿辩论的话题,分别划出他们的看法和理由。

3、分角色辩论,师读旁白,生分别扮演两小儿读辩论语言;分组辩论;同桌辩论,先用文言辩,再用现代文辩。

(“辩”是文眼,须先辨形析义,再以它“牵一发动全身”,活用教材,以以辩促读,开展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辩论中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促进了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四、说一说 自省自悟,启迪深思

1、出示话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2、师点拨引导,理解孔子的“不能决”是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理解两小儿喜欢探索、大胆质疑的精神值得表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设计有利于个性化阅读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获得语言积累、思想启迪,受到情感熏陶,加深个人体验。巧妙地设计了“说”的环节,让学生在说中感悟,课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得到了发掘,提升了学生的价值观。)

五、查一查 跳出教材,解疑释惑

引导学生查阅图书、网络等,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以现代科技知识来解答两小儿之“惑”和孔子不能决之“难”。

(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六、演一演 开放课堂,发展个性

你是21世纪的少年,假如你能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古代,正遇上两小儿辩日,你会怎么办?请你根据当时情景,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

(为学生创造性的学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把讲台当作展示生命活力的舞台,在模拟情境中,转换角色,丰富想像,拓展思维,深化体验,让孩子们的个性在表演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七、写一写 超越文本,延伸拓展

给文中的两小儿和孔子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的答案和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

(以写促读,在写中复述文本,入情入境,对课文进行二度创作,将课堂所学内化为知识与能力,实现了超越文本的创造性阅读;在畅叙当今科技发展中抒发自豪之情。)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